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慮,為什麼老家/娘家總有種窒息感?為什麼房子看上去特別老舊?為什麼每次過年過節回家總覺得待的不舒服?

撇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、個人情緒以及屋齡等因素,有時候單純是因為雜物太多了。就我觀察到的現象,有時候也許是父母的節儉心態所致,什麼都捨不得丟,或者不安不確定感,擔心萬一將來會用到,再者有個現象,就是接收太多人給的物品,不管來自親朋好友,甚至是自己的兒女,全都只收不丟、只進不出而導致房子被雜物淹沒。

有沒有人發現,在華人社會中,不分你我的無私共享精神,造成一種現象,那就是———我分享給你的,不管你是否需要,你都必須接受。為什麼必須接受呢?因為我們被教育———拒絕很失禮。不是我沒有人情味,而是我認為,在把自家的東西分享出去前,考慮對方是否需要、依據家庭成員人數多寡來訂量是比較合適及合理的做法,分享是美德,但前提是不應造成對方的負擔,導致無法拒絕、收了為難

另一個造成老家/娘家雜物滿屋的罪魁禍首,其實是我們這些子女。在外讀書或工作,總會遇到租屋的情況,在搬家換租屋處的同時,也可能會遇到———這次租的房子比較小呢,放不下了只好先堆回老家以後再整理吧!接著就沒下文了,只有接收物品無從整理起、傻眼年邁的雙親哪⋯⋯😳

至於為什麽要父母斷捨離會這麼困難呢?我先以自家娘親為例,在幾年前,我和姊姊曾一起幫忙媽媽整理家裡,也斷捨離許多物品,當時媽媽唯一在意的是我和姊姊丟掉她一些價值不斐的舊衣褲,還有一些床單被套枕頭套,媽媽沒有親自參與整理,只是在出門前叮嚀我們枕頭套被套不要丟,她可以拿來當抹布或腳踏墊使用,當時我和姊姊依然自作主張的丟了她要求要留的物品,雖然有預留一些,但我們對數量的認知似乎不同,媽媽認為不夠,我跟姊姊覺得很足夠了。丟掉媽媽的舊衣褲,媽媽非常不開心,我跟姊姊認為我們只是丟了她已經穿不下的衣物而已,但當時我們沒想到的是,我們豈止丟了舊衣物,我們丟了媽媽的青春歲月,以及當年她那「我付得起」的自尊

下面這張照片,是前陣子我拉著媽媽一起斷捨離她的床套組,我也不再對數量有過多的堅持,想留破舊的被套床單,那就留吧!既然說的出之後的用途,那麼它們就還在這個家能保有一席之地。

IMG_5460.JPG

之後我也陪媽媽一起整理了她的衣櫥,其實自從那次丟掉不該丟的東西後,媽媽雖然有所怨懟,但對她也有些許的影響,這次的整理媽媽自己主動丟了很多不要的衣物,雖然對於床套組依然有很深的執著😅😅

IMG_5453.JPG

我必須稱讚一下自己的媽媽,她真的盡力的在篩選物品。在陪同媽媽一起整理的同時,我發現媽媽是個難以集中注意力的人,她做事情會跳著做,也無法持續的集中,但這樣的她還是盡力的完成自己的衣櫃,還開始耐著性子和我一起一樣一樣的篩選衣物。當然,前一次的經驗讓我學到,強制丟東西絕對達不到效果的,一方只會不爽,而另一方只會覺得吃力不討好而已,斷捨離,只能夠藉由自己去影響別人,唯有以身作則,才能引起效應。

跟我有一樣困擾的朋友,在勸父母斷捨離的同時,先想想看自己是否也做到自己的斷捨離了?自己是不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,成為了雜物堆積的幫兇?

 

下一篇Part 2我們來看看斷捨離造成什麼樣的連鎖效應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